近日,关于“卫生巾适用13%增值税率是否合理”的讨论引发热议。要理解这一问题,需先厘清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基本框架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》,纳税人销售货物、劳务或服务,默认适用13%税率(另有特殊规定的除外)。这意味着,从机械设备到日用消费品,只要未被列入国家税收优惠清单,均需执行这一基准税率。
基准税率:13%
适用场景:货物销售(如工业品、日用品、电子设备)
加工修理修配劳务
进口货物(非免税清单内)
典型领域:手机、服装、卫生巾等消费品
低税率:9%
民生保障类:农产品、食用植物油、自来水、暖气
基础服务类:交通运输、邮政服务、建筑服务
文化教育类:图书、报纸、音像制品
现代服务业:6%
金融服务、信息技术服务、文化创意服务
生活服务(餐饮、住宿、医疗、教育
零税率与免
零税率:出口货物、航天运输服务等(可退税)
免税: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、避孕药品、养老机构服务等
税收优惠的“准入逻辑”
国家通过负面清单管理调控税负:
政策导向:扶持农业、民生、环保、科技等战略领域
动态调整: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需要,通过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增补优惠项目
现实困境:卫生用品等争议品类未被列入现行优惠清单,导致适用基准税率。
2026年税改前瞻
2026年1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》将正式施行,取代现行暂行条例,带来三大变革:
税率法定化
13%、9%、6%三档税率写入法律,增强稳定性;
免税项目调整权限仍保留给国务院
政策窗口期
2023-2025年为过渡期,行业可争取纳入优惠清单;
卫生用品减税需通过立法建议渠道推动
纳税人权益升级
明确留抵退税、税收争议解决等程序规则;
大数据征管与优惠申报系统深度融合
卫生巾税率争议的本质,是公众对税收政策社会公平性的关切。
随着《增值税法》实施临近,我们更应关注:
政策参与:通过人大代表建议、立法征求意见等渠道发声
国际参照:全球超100国对卫生用品实施免税或低税率
行业联动:企业、社会组织可联合提交税收优惠可行性报告。
我支持对卫生巾的免税呼吁
据统计,女性平均每个经期使用卫生巾近30片,以一般产品价格(1元),这项支出就30元以上。加上较贵的夜用卫生巾和安心裤,每月支出50元以上。卫生巾仍是许多女性难以言说的负担。因此很多人呼吁,卫生巾应当免税,即13%的增值税对卫生巾行业豁免。
卫生巾是女性基本生活品,是必需的支出,并且事关身体健康。如能免税,将降低卫生巾价格,减轻女性经济负担。